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“赤溪镇人民政府”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?
继续访问放弃
发布机构: | 赤溪镇人民政府 | 生成日期: | 2025-05-20 10:26:11 |
赤溪镇田头村-大巷村
村内大巷(摄于2016年)
大巷村,位于赤溪镇西南部,距镇政府1公里,与文明村、中心村、茭笋村相邻。据《赤溪县志》记载,宋太宗第十一世孙赵必泓,在矬峒盐场(今白宵山下)任职时,路经“清溪之浒”,留恋山川秀美,就定居于此。“清溪之浒”就是现在的田头村。大巷村在田头村的中心,村道横街直巷,其中最大直巷道与横街相同,故称其为“大巷”,大巷村因此而得名。
该村始建于南宋末年,明朝弘治十二年,(1499年)以前,属广州府新会县矬峒都管辖。之后,新宁县自新会县分出,大巷村属广州府新宁县矬峒都田头堡管辖。清朝同治六年(1867年)属广东省布政司赤溪厅昌平都田头堡管辖。民国时期属赤溪县第二区中心乡(中心堡)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属赤溪县田头乡。1953年,赤溪县并入bet36体育投注:,属bet36体育投注:县第十九区田头乡。1958年属bet36体育投注:县赤溪公社中心大队(bet36体育投注:县赤溪区中心乡、bet36体育投注:县赤溪中心管理区)。1991年属bet36体育投注:县田头镇中心管理区。1992年,撤县设市,属bet36体育投注:市田头镇中心管理区。2001年赤溪田头合为一个镇,属bet36体育投注:市赤溪镇田头村委会至今。
世居姓氏为曾、李、罗。明代曾氏先祖率领族人陆续从福建迁居新宁县,而后子孙再迁居该村。随后,李、罗、钟等姓先祖也陆续从新宁县各地来此定居。村民均为汉族,客家民系,通用语言为客家话。
2015年末,该村有户籍人口688人。其中:男性392人,女性296人;80岁以上老人有20人,最年长者年龄为95岁的女性。生活主要靠农业收入的人口有412人;常年在城镇生活和打工的有276人;农村留守儿童5人;实际在村人口412人。户籍外来人口8人。祖籍本村的香港同胞50人,澳门同胞40人。祖籍本村的华侨52人。归侨2人。
该村有黄狗山,林木茂盛,多山地,传统经济是为农业种植,以种植水稻为主,兼种花生、甘薯、瓜菜等。改革开放后,部分村民或经商开店,或外出务工(在长安工业园开办五金加工厂务工的村民数量较多)。目前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有农业性收入、经商收入、工资性收入等。
传统节庆美食有客家米橙、客家糖糊、大笼糍、发粄、艾糍、鸡屎藤糍、客家咸菜等。
该村20世纪70年代初通电,1987年通上自来水,1992普遍装上电话,1997年通讯网络覆盖全村。有省道S273、镇道347通向本村,交通方便。2010年全村村道实现水泥硬底化。
传统民居为客家民居,现存3座,基本保存完好。有罗家祠、曾家祠、钟家祠和李家祠(田头地区最大的祠堂,保存完好),有历史悠久、人文底蕴深厚的田头古堡和八宝巷。
罗氏宗祠(摄于2016年)
该村有赏灯煮咸茶和煎锅笃糍补“天穿”习俗。同时,春节醒狮进户拜年是赤溪客家人的一种传统习俗。
历史掌故:村民械斗。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九月二十一日,因田头村半官方组织——田头自治会与村内大姓宗族矛盾激发,发生一场震惊乡野和省府的复仇械斗事件。其间,田头自治会罗仁、林尧被杀,会所被付之一炬。而后的十几年中,以陈、李、黄等姓为主的当地武装(乡间称其为“土鹿”)与以钟、罗、杨等姓为主的曾受压迫的、活动在深山密林中的山林武装(乡间称其为“山鹿”)相互仇杀,村民损伤严重。1949年解放后,在解放军的调停和镇压下,田头村才恢复和平。
(资料填报:朱奕光,初稿撰写:朱奕光,总纂:钟日平)
凡本网注明"稿件来源:bet36体育投注:政府网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bet36体育投注:政府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bet36体育投注:政府网"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bet36体育在线的信息,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。本网未注明"稿件来源:bet36体育投注:政府网"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"稿件来源"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
联系方式:0750-5524538邮件:ts686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