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“ 市科工商务局 ”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?
继续访问放弃
为了解掌握和宣传推介乡村地情,开展地情教育、思政教育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,引导深入广东乡村调研实践,亲身感受、客观记录和多角度多形式呈现广东推进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的生动实践、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岭南乡村文化焕发的新时代光彩等,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、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、中共广东省委港澳工作办公室、广东省教育厅、广东省科学技术厅、广东省农业农村厅、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(文史研究馆)、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、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广东省学生联合会、南方报业传媒集团(南方日报社)、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等联合组织开展2025年多彩乡村系列实践活动。现面向全市征集相关作品,具体通知如下:
一、征集时间
2025年7月—10月10日。
二、参与对象
青年学生、教师、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人员、社会各界人士等。
三、活动主要选题
调研和表现对象必须是广东省内乡村(含城中村)及相关,突出“多彩乡村 向新而行”主题,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乡村: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—端芬镇海口埠,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—海宴镇五丰村,广东省文明村、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—赤溪镇护岭村,中国历史文化名村、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—斗山镇浮石村,中国传统村落、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—斗山镇横江村,广东省“红色村”党建工程示范点、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—都斛镇大纲村,中国传统村落—端芬镇东宁村,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、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—台城街道桂水村,特色产业村—大江镇(古典家具)、冲蒌镇朝中村(黑皮冬瓜)、都斛镇莘村(水稻)。重点关注产业平台、重点项目、营商环境、现代化海洋牧场、绿美广东、美丽圩镇、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、农文旅融合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、土地整治、文明实践、移风易俗、文明乡风涵养、基本公共服务、“四好”农村路、农民增收、农民幸福感提升等选题。
四、作品形式
微视频、调研报告、摄影作品、网络推文、诗歌、书法、绘画、歌舞创作、工艺制品、设计作品、图书、直播、数字作品、课题研究报告、村史馆等。
五、作品要求
作品主题鲜明,积极向上,见人、见事、见物,展示实施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以来乡村的深刻变化、变革性实践和标志性成果,内容完整、表达清晰准确、特色突出;角度新颖、言之有物;观赏性和传播性强;以适当的形式对相关县镇村的位置、历史、建置沿革、人口、村落特点等作简要介绍。
(一)微视频
包括但不限于纪录片、叙事片、宣传片、微电影等。视频时长1—7分钟,配有旁白、字幕和音乐,画质像素为1920×1080,格式为MP4文件;提交文件大小为50—500M以内的版本。作品必须配精炼的标题,字幕采用简体中文,画面无水印、无角标;需附文字说明,包括拍摄地点、拍摄时间和200字之内的视频简介。
(二)调研报告
要求选题符合实际,立场观点正确,调研资料丰富,叙述条理清晰,内容详实,意见建议有可操作性,正文字数在3000字以上,可附相关图表和调研材料;提交WORD文件和JPEG格式原图(有图片说明,大小为3M以上/幅)。
(三)网络推文
要求选题精准、史实准确、形式丰富,图、文、表、视频并茂,重要数据、论断、引文注明出处,内容须为原创,字数控制在5000字以内,提交WORD文件和JPEG格式原图(有图片说明,大小为3M以上/幅)、视频引用无知识产权争议。可参考“方志广东”微信公众号“粤故事”栏目。
(四)摄影作品
要求真实、清晰,每个作品提供反映相关主题的照片不超过8张,提交作品JPEG格式原图(照片大小为3M以上/幅)。不接受电脑二次创意、AI生成和改变原始影像的作品。作品需附文字说明,包括拍摄地点、拍摄时间和200字之内的简介。
(五)诗歌作品
要求为原创作品,提倡近体诗(包括五律、七律、五绝、七绝),古体诗、新诗、词均可。同时提交WORD和PDF格式文件。作品需附文字说明,包括创作地点、创作年份和200字之内的作品简介。
(六)书法作品
要求为毛笔书法。书体不限,作品单件画芯尺寸不大于四尺整纸(68cm×136cm),以竖式为宜,提倡自作诗、自编联,内容与广东乡村相关。提交作品清晰扫描件或高清版电子照片(大小为3M以上/幅,格式JPEG)。作品入围后,需将作品原件邮寄至活动组委会。作品需附文字说明,包括创作地点、创作年份和200字之内的作品简介;草书、篆书附释文。
(七)绘画作品
要求为原创作品。提交作品清晰扫描件或高清版电子照片(大小为3M以上/幅,格式JPEG)。作品入围后,需将作品原件邮寄至活动组委会。作品需附文字说明,包括创作地点、创作年份和200字之内的作品简介。
(八)歌舞创作
要求为原创作品,拍摄微视频提交。画质像素为1920×1080,格式为MP4文件;提交文件大小为50—500M以内的版本。作品必须配上精炼的标题,字幕采用简体中文,画面无水印、无角标;需附文字说明,包括拍摄地点、拍摄时间和200字之内的视频简介。
(九)工艺制品
要求为原创作品,以反映乡村生活为重点,包括但不限于手工艺品、生活器具、刺绣、剪纸等。提交作品清晰扫描件或高清版电子照片(大小为3M以上/幅,格式JPEG)。作品入围后,需将作品原件邮寄至活动组委会。作品需附文字说明,包括创作地点、创作年份和200字之内的作品简介。
(十)设计作品
要求为原创作品,包括但不限于乡村基础设施、乡村公共空间(村史馆、图书馆等)、乡村规划、民宿等。提交作品PDF格式文件。作品入围后,需将作品原件邮寄至活动组委会。作品需附文字说明,包括创作地点、创作年份和200字之内的作品简介。
(十一)图书作品
要求为未公开出版的原创作品,以讲述乡村历史、展现乡村发展、传承地方文化为主题,包括但不限于村史、村志、地方史话、连环画、画册等,提交作品WORD和PDF格式文件。
(十二)直播作品
要求直播人年龄满18岁且在直播平台完成实名认证,直播平台不限,需提供清晰直播作品录屏,视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,提交文件大小为50—500M以内的文件。录屏需包含直播观看人数、直播销售额、最高在线人数等。作品需附文字说明,含直播场地、直播人员和200字之内的作品简介。
(十三)数字作品
要求为原创作品,以强化沉浸式互动式体验为核心,包括但不限于VR、AR、MR等。提交作品为作品演示视频(MP4格式,时长1—5分钟,帧速率30FPS及以上,为50—500M以内的文件)。需附文字说明,包括作品创意与设计方案、作品实现技术、作品特色及创新之处和200字之内的作品简介。
(十四)课题作品
课题作品为一般课题,最终研究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,要求体例规范,字数3000字以上。无资助经费。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、乡村振兴、城乡融合发展等选报,课题名称应科学、严谨、规范。课题负责人原则上为1人,须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或正科级以上职务。申报人如实填写项目申报材料,不得将相同或相近研究内容重复申报,已获得其他单位立项的课题不得申报。课题申报人只能参与一项课题的申报。申报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至7月30日。填写《2025年“多彩乡村 向新而行”系列实践活动专项研究课题申请书》(附件4,以下简称《申请书》)并上传至活动报送系统,同时打印纸质《申请书》一式3份,邮寄至活动组委会。申报课题经专家评审,报活动组委会审定同意后立项,并在活动专题网页进行公示。2025年10月20日前提交结项材料,一般课题结项材料格式自拟,重点课题结项需要论文一篇,结项材料包括鉴定结项审批书、研究成果、查重报告和其他辅助材料各一式1份,并扫描上传报送系统。研究成果经专家评审、网上公示及活动组委会审定后予以结项,并参与活动评奖。
(十五)村史馆作品
要求馆址在本村社辖区,布展面积100平方米以上,展陈导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布展内容包括历史沿革、红色故事、风土人情、杰出人才、民间传说等,提倡传统展陈与数字技术相结合,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。作品表现形式不限,视频、图片或者展览设计稿、数字展览均可。作品需附图文说明,包括展馆地点、建成年份和200字之内的作品简介。
(十六)活动标识
调研实践团队可在横幅、旗帜、服饰以及工作场景等使用活动标识,微视频在片头时展示,调研报告、诗歌、设计、图书、课题等在作品左上角或右上角的适当位置添加,摄影、书法、绘画作品在作品右下方说明位置展示。活动标识可在活动官网“活动文件”栏目(http://dcxc.gdsqzx.com.cn/)获取,或关注“方志广东”公众号,发送“活动标识”获取。
(十七)作品提交要求
作品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要求,确保原创性,不得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,不得重复投稿。作品提交后,投稿作品的所有权归属主办方,主办方将对该作品享有除上述署名权、修改权、保护作品完整权以外的其他著作权。
参与作品可个人提交,也可由单位统一推荐。个人参赛者,每种类型只能提交1个作品,需填报《2025年“多彩乡村 向新而行”系列实践活动作品信息表》(附件1,以下简称《信息表》)。以团队名义参赛的,每种类型只能提交1个作品,署名团队成员不超过10人,署名指导教师不超过3人,活动组织单位需填报《信息表》《2025年“多彩乡村 向新而行”系列实践活动作品统计表》(附件2,以下简称《统计表》);申报重点团队的需按要求填报《信息表》《统计表》《2025年“多彩乡村 向新而行”系列实践活动重点团队申报表》(附件3,以下简称《重点团队申报表》);所有表格需加盖公章。
作品需注明联系人的姓名、工作单位、电话(包括手机)、电子邮箱、详细联系地址、邮编等信息。所有投送作品及寄出的作品原件概不退回。
(十八)作品提交命名格式
提交作品时,作品介绍说明等文字内容使用WORD文件,和作品文件放在同一文件夹压缩成RAR或ZIP格式后提交,文件大小为500M以内。压缩包及内部参赛作品文件统一命名格式如下:作品类型+作品名称+报送单位+作者+作者单位(示例:微视频+《古韵上岳》+XX大学+张三+xx大学x学院)。
六、提交方式
参评作品电子版请发送至bet36体育投注: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邮箱(tsszfdfzb@jiangmen.gov.cn),并注明作者姓名、联系方式、作品名称、作品简介(200字内),或刻录成光盘送至bet36体育投注: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(bet36体育投注:市台城街道南新区德政路bet36体育投注:市-5516278。
课题作品申报期间,需打印纸质《申请书》一式3份并邮寄至活动组委会。书法、绘画、工艺制品、设计作品等入围作品需寄出原件,可自行邮寄至组委会(地址:广州市东风东路774号广东外贸大厦10楼1005室创新发展部,联系人及电话:杨小敏,020-38874268),也可交由我办统一邮寄。
七、评奖办法
作品经我办筛选后送至省地方志办,省组委会办公室将委托第三方组织专家对作品开展评选工作。评奖办法参见广东省情网“政务公开”“公示公告”栏目。
附件:附件1:2025年“多彩乡村 向新而行”系列实践活动作品信息表.docx
附件2:2025年“多彩乡村 向新而行”系列实践活动作品统计表.doc
附件3:2025年“多彩乡村 向新而行”系列实践活动重点团队申报表.doc
附件4:2025年“多彩乡村 向新而行”系列实践活动专项研究课题申请书.doc
凡本网注明"稿件来源:bet36体育投注:政府网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bet36体育投注:政府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bet36体育投注:政府网"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bet36体育在线的信息,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。本网未注明"稿件来源:bet36体育投注:政府网"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"稿件来源"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
联系方式:0750-5524538邮件:ts686@126.com